登录 注册

无条件的爱不代表无条件的满足

发表于:11-05 浏览:253 次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渴望着这样一种爱:无论我怎么做,你都不离不弃,无论我提出什么要求,你都要满足我,无论我表现出什么样子,你都还是无条件的爱我。

有一部分人不相信会有这样的爱,就开始不断的去测试。我加大需求,看你还是否愿意满足我;我无理取闹,看你是否会哄我;我故意伤害,看你是否仍旧爱我。

结局常常是:爱经不起这样的测试,这也成功的验证了他们的猜想。

想要无条件的爱是困难的,也是危险的。


有不少朋友给我抱怨伴侣不爱自己。听完之后我感觉他们说的并不是不爱,而是不够爱。

他们抱怨的是对方没有给自己足够的关怀,没有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给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爱。但你能说对方一点都不爱你吗?

Ta可能没有满足你的全部需求,但不代表什么都没做。毕竟他和你不是陌生人,也不是敌人,想要做到一点都不爱你,也挺难的。可是往往抱怨的人很少去想对方的付出这些爱的同时,是有条件的吗?也许有,更多的时候可能都没有。

比如说两个人吵架,对方选择了沉默,你很想要他给你一个回应,可是他沉默着不说话,你觉得他一定是不爱你了,不然为什么不像之前一样哄你、安慰你。

也许,他这个时候也有情绪呢?他没法做到好好说话哄你,他会担心自己这样的情绪会伤害你,他能做的就是忍着自己的情绪,回避与你的冲突。

结果是你看不上这样,你只觉得:你没有满足我,就是不爱我。你步步紧逼,他退无可退,冲突爆发,关系逐渐走向深渊。

想要无条件的爱是危险的,想给无条件的爱更危险。

对方有需求了,就应该无条件的满足;对方有情绪了,就应该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有情绪了不应该发火,不应该伤害他。唯恐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会伤害到对方,但是又很难做到不伤害。

这会让人很矛盾,感觉自己的行为伤害伴侣,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对,很想去调整自己的生活、脾气、为人处世,去照顾对方,可是同样很难做到,进而会自责,内疚。

当这种自责内疚积压到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转发为暴躁发泄出来。实际上很多脾气暴躁的人,都是要求自己无条件满足对方而又做不到,把自己的攻击投射了出来。发泄完又感觉不应该,开始新一轮的自责内疚,长此以往,很容易让人扛不住崩溃。

健康的爱乃至健康的无条件的爱是这样的:

我给你我所能给的,不以回报为目的,就是无条件的爱你。而非给出你想要的全部。我尊重自己能力有限,无法给到你想要的全部,而不必自责,这就是无条件爱自己。


就像这样一个妈妈:

孩子想要一个200块的玩具,妈妈不想买。但她不会指责孩子不懂事,更不会找一堆为你好的理由解释为什么不买。妈妈只是温柔的诚实的告诉孩子:妈妈心疼这200块钱,觉得这个玩具很贵,不舍得给你买。

听起来很残忍,可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妈妈。

孩子就开始闹脾气了:你就是不爱我了,都不舍得给我花钱!然后妈妈静静地看着他哭闹,告诉他:妈妈是不舍得花钱,可妈妈也爱你。妈妈会给你买不贵的玩具,会给你做饭、洗衣服、照顾你,这些都是妈妈爱你的表现。

陪伴和安抚,就是这个时候妈妈能做到的,孩子哭了会儿,说了句:那我能要这个20块的吗?妈妈说,可以呀。

这是个真诚的妈妈,她给出了能给的全部,她也帮助孩子看到了:妈妈是有局限的。

妈妈给不了你无条件的满足,但妈妈对你还是有爱。没有100分,但不是0分了。

那么他长大后也就知道:别人即使没有给我100分,也还是在爱着我。并不因为此刻没有满足我就放弃我了。

这个不被满足过程,一开始的确很难受。可我们终究要面对自己的这部分丧失:这个世界,无法无条件满足我们的全部。

很多人会觉得爱我就要容忍我的一切,接纳我的好,更要接纳我的坏。可是接纳你的坏,不代表能接纳你的伤害。可以接纳你平凡,不代表能接纳你的否定。

不接纳也并非爱就有条件,并非就不爱了。爱是有限的,不代表爱就是有条件,正因为爱是有限的,我们才学会了有部分不被爱的时候自己面对,从而得到成长。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都被无条件爱着,只不过我们还没学会跟自己的不被满足相处。而一个人成熟的过程,就是不得不学会了接受爱是有限的。并且,学会了跟自己的不被满足相处。
标签:情感问题

专家推荐

CopyRight ◎ 2016-2018 版权所有: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咨询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