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资讯

出丑效应 | 有时候,不完美反而更好!

发布时间:2025-07-29 08:55:30 阅读:5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们普遍觉得人都难免出丑犯错

也很难有人永远不犯错

但出丑效应并不是

让人故意出丑来哗众取宠,

而是倡导人不过分追求完美,

在不慎犯错的时候

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接纳自己

 

出丑效应——

人们更喜欢显眼包

 

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此种现象亦称为

仰巴脚效应。

 

心理学家阿伦森做过一个实验 :他把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放给实验者观看,并让他们评价录像中的人物。

 

第一段录像

人物是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态度非常自然,谈吐不凡,丝毫没有感到羞涩。

 

第二段录像

人物也是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但他稍显害羞,采访时不小心把桌上的咖啡碰倒了。

 

第三段录像

人物是一个很普通的人,采访时不太紧张,但也没发表什么吸引人的言论。

 

第四段录像

人物也是很普通的人,采访时他表现得非常紧张,也不小心碰倒了咖啡。

 

结果发现

 

最受喜爱���的不是第一段录像中表现得完美无缺的人物,而是第二段录像中那个打翻咖啡的成功人士。

 

从这个试验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那些取得过突出成就的人来说,一些微小的失误不仅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好感,相反,还会让人们感觉到他很真诚、值得信赖,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表现得完美无缺,根本看不到任何缺点,反而会让人产生距离感。因为人是不可能没有缺点的。

 

出丑效应

这就是出丑效应,也叫犯错误效应,指全然无缺点的人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是那些优秀但又有些小缺点的人。

 

但值得提出的是,出丑效应并不是让人故意出丑来哗众取宠,而是倡导人不过分追求完美,在不慎犯错的时候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

 

我们都追求完美,但我们都不相信完美。

 

完美让人有距离感

 

月亮,保持你的圣洁,我远远地看着你吧。太过于完美以至于觉得不会属于自己的,不敢强求。因为害怕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完美无瑕

 

完美让人有自卑感

 

面对一个过于完美的人,很容易感觉到自己的卑微。相反,一个本来完美的人犯错,会缩小彼此内心的距离。这就是所谓的接地气

 

完美让人有不真实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难免出丑犯错。

 

和完美的人在一起,普通人往往认为己不如人,而感到惴惴不安。这样失衡的人际关系,是难以保持长久的。

 

过分完美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一个方方面面都找不出毛病的人,并不是最受人欢迎的人。交往时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不会真心相处。

 

任何人都不完美,无需因犯错而产生气馁。

 

人因问题而生,不敢暴露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各种问题,我们都想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我们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追求完美的过程。

 

接纳、真实

 

以平常心对待犯错

接纳自己的缺点

正视自己的出丑

 

很多人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是很难接受自己的不足或缺点的,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出丑,都会经历严苛的自我攻击,但这样的做法看似是在逼迫自己努力上进,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一个无法接纳自己的人,是很难真正变得优秀上进的。

 

真实的活着

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同

 

其实,那些追求完美的人,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一直围绕别人的感觉转,内心是无法认同自己的,他们担心自己出丑,认为自己只有做得更好,才会被人喜欢。

 

但那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放下了追求完美的理想化状态后,对于自己偶然或不经意间地出丑,就很容易释怀,而这反倒让他们获得更多人的喜爱和认同。

这说明,出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无法接纳。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