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资讯

孩子的专注力差,可能是被你“训练”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5-08-08 11:43:36 阅读:1次

“你能不能认真一点?”

“做个作业东张西望的,是在写还是在演戏?”

“我说你到底要几分钟才能写完这一页?”

——我知道,很多家长都说过类似的话。

 

专注力,几乎是每一个家庭绕不开的话题。你越着急孩子专注,他却越容易走神;你越想他快点写完,他反而写得越来越慢。

 

你开始怀疑:是不是我家孩子天生注意力就差?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的专注力差,也许是你亲手训练出来的

 

01不断被打断的脆弱的专注力

 

我曾在孩子画画时做过一次实验。她正认真地给一只小狗上色,脸凑得很近,动作缓慢但很投入。我在旁边轻轻提醒:记得等会把书包整理一下哦。

 

了一声,手里的动作也停了。不到十秒,她开始转笔、搓橡皮,然后——画画没继续,直接跳去整理书包了。

 

我没再说什么,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一个孩子的专注力,其实比我们想象得更脆弱

 

你的一句快点,一句等等还要做什么,都会像一根针,扎破他原本正在建立的注意力气泡。而你一遍遍打断,一次次催促,最后养出来的,不是,也不是专注,而是习惯性分心


02三种最常见的专注力杀手都在家里

 

A. “随时插话的父母

 

很多家长喜欢边辅导边提醒

“这题不是昨天才讲过?”

“你怎么又忘了加单位?”

“你写字太慢了,要快一点。”

 

每一句都很为他好,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个人正走在路上,你每十步就喊他回来改路线,他还怎么专心往前走?

 

大脑最怕的就是这种被迫切换。你以为你在引导,其实你在打扰

 

B. “你快点行不行的节奏绑架

 

快点吃饭、快点写完、快点睡觉……”一个孩子从早到晚听得最多的三个字,往往就是:快、快、快

 

可是成长是需要的。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未完成,本就比成人更容易分神、更难长时间集中。你越催,他越慌;你越压,他越烦。

 

长此以往,他们会形成一种抗拒深度专注的心理——因为太痛苦,因为总是被打断,因为专注这件事,从来没有被尊重过。

 

C. “我来帮你吧的代劳习惯

 

很多父母看孩子慢、看不下去,就忍不住上手:

“你别折腾了,我来改。”

“这太难了,我帮你写完。”

“这道题你写了半天都没对,直接跳过吧。”

 

于是,孩子习惯了:只要我分心,爸妈就会接手;只要我装傻,事情就会被跳过。久而久之,孩子的专注力系统根本没有机会被练出来。因为他根本没被允许自己去坚持

 

03专注力不是天赋,是习惯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专心做事、有始有终,可你有没有认真想过:一个人能不能专注,并不取决于他有没有专注力,而是他有没有机会练习专注

 

专注力不是一夜之间拥有的。它像一块肌肉,需要在一次次自主选择、一点点坚持之中慢慢锻炼出来。你一旦把节奏、结果、决定全都替他操控,那孩子自然不会有掌控感,也不会学会专注。


04想要孩子更专注父母可以做三件事

 

1. 闭上嘴,让孩子完成一个完整回合

 

如果孩子在做一件事,不管是拼积木还是做作业,不要动不动打断他。你可以设置一个番茄钟时间段——比如25分钟,不行就15分钟,甚至1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家长闭嘴,孩子独立完成。

 

哪怕他卡住、磨蹭、走神,也先不要打扰。孩子真正学会专注,往往是他和自己独处、对话、挣扎的过程

 

2. 允许,才能练出

 

不要总想着让他快点写完,你要想的是他有没有真的投入。宁愿今天只写半张卷子,但是真正安安静静、认真写完,也好过写五张卷子,每张都被催促着草草完成。慢,是专注力成长的温床。

 

3. 强化专注的成就感回路

 

孩子每完成一件事,无论大小,都要记录下来、鼓励他:

“你刚才专心写了15分钟,做得不错。”

“你没有中途玩橡皮,这是个很大的进步。”

你不一定要物质奖励,但要让他意识到自己可以专注,这是孩子的自我建构过程。

 

你越焦虑,他越难专注。你越插手,他越不成长。孩子的专注力,不是出来的,是你愿意退一步、等他自己站起来的那段时间里,慢慢长出来的。所以,别再总是提醒、催促、打断。

 

留一块安静的空间,给孩子专注的勇气和能力。你会发现,他其实比你想象的,更能沉得住气。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