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辉(化名) 男 40岁
●采访人:记者 闫卫利
●咨询师:孟怡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辉瘦瘦高高的,眉头紧锁,两只胳膊交叉抱在胸前,神情凝重。辉是做市场营销的,但与他交谈,气氛不那么轻松,与能说会道的营销人员丝毫联系不起来。
我极度害怕出门,已经有三个月了!
别人不想出门,可能是因为懒,或者不愿与人交往,而我不敢出门,是因为害怕某种东西,我都不好意思说,说出来怕人笑话。我害怕的是猫、狗之类的小动物!
不少人爱养宠物,小区里经常会有小猫、小狗跑来跑去,一想起这样的情景,我出门就很有压力。
我站在门口犹豫,开门还是不开门?不开门,待在屋里,我觉得很安全,可我得上班呀;开门,我的心里很忐忑,脚迈出门的那一刻,我就担心一只狗或者猫蹿出来咬我,导致我迅速把脚收回来,把门关紧。
还没出门,我已经紧张得满头大汗。
所幸,我在职场日久,积累了许多人脉,出不了门,需要联系老客户,我就打电话,新客户只能暂时搁置,不去开发。单位呢,不到万不得已,我就不去。可是,有时我还是不得不出门。
我的客户分布在许多小区,有时我必须上门拜访。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终于艰难地走出了家门。
踏进客户所在的小区,我又要过第二道坎儿——我站在小区门口,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要怕。
即便如此,我还是边走边东张西望,时刻留意周围有没有猫狗。哪里有个影子晃动,我都紧张得心缩成一团。
从客户家出来,逃离小区,坐上车,我长出一口气,才发现自己已经大汗淋漓。
我对猫狗的恐惧如影随形,让我十分痛苦。之前我虽然不喜欢亲近猫狗,但也不至于那么害怕,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这些小动物在我眼里变得十分可怕。
三个月前,我赶着去上班,一个中年妇女在我前面悠闲地散步遛狗。那条狗个头不大不小,我想绕开它,但路太窄。我正犹豫是站在原地等一会儿,还是快步超过它。
忽然,不知从哪里又冒出一条狗,它从我身边窜过去,一下子扑到前面那条狗身上,两条狗混战在一起。我吓得待在原地动弹不得。
我看到一条狗用尖利的牙齿,撕咬另一条狗的脖子,那条被撕咬的狗发出凄厉的惨叫声,血涌了出来。
我的心怦怦直跳,狗叫声冲击着我的耳膜,似乎爆裂开来。我吓得有些恍惚,以至于后来怎么到单位的都想不起来。一个同事看到我,关心地问我是不是生病了,我说没有。
从那以后,我就特别害怕猫狗。我总做这样的梦,一群猫或者狗目露凶光,喉咙里发出低沉的怒吼声,它们追着我咬,我仓皇逃窜,东躲西藏,那种恐惧从梦里蔓延到现实,让我惶恐不安!
我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说,可能是我工作压力太大,让我放宽心,别想那么多。可是,这不是我能控制得了的。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其实,我的生活挺安稳的。
我的妻子很贤惠,平时我俩都上班,她回到家,就开始做饭、洗衣,忙家务。
我们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我晚上下班回家,孩子们很闹腾,妻子心疼我,总是叮嘱他们:“爸爸很累,不要打扰他。”孩子们的作业我也没管过,妻子很麻利,收拾完家务就给他们辅导作业。
我跟孩子们亲近不起来,我喊他们:“过来,来爸爸这里。”他们要么坐在我身边一声不吭,要么说“我们要去写作业”,弄得我很尴尬。
孩子跟邻居家的孩子玩,闹了矛盾,哭着回来,我说:“别哭,爸爸跟你一起下楼找他们算账!”妻子却说:“孩子这点儿事你不用操心,万一你去了,再打起来。”说着妻子跟孩子一起下了楼,过了一会儿,他们有说有笑地回了家。
我打心眼里佩服妻子,她真能干,但是她越能干,对我越体贴,我越觉得自己在家里没有存在感。
尤其是我最近精神状态不太好,妻子更是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给我炖汤,按摩,看着妻子每天忙忙碌碌,我心疼她,也羡慕她,心里很愧疚。
我在家就是刷手机,跟个废物一般。
在单位,我虽然是个不大不小的领导,但我一点儿主动权都没有,无论做什么事总是很被动。
我是部门经理,但我觉得,我说什么都有人持反对意见,相反,他们跟副经理走得更近,更听他的。我心里很不舒服,想树立自己的威信,体会那种掌控感。
有一次,我策划了一个活动,组织员工休息日到野外自助烧烤。我列了一个清单,从时间安排到工具、食材以及人员分工,我都考虑得很详细。
结果,当我把清单交给副经理时,他说:“你弄得太麻烦,就交给我和小崔(一个职员)吧,我俩一分工,剩下的人随机调配,保证让大家吃好玩好!”听他这么一说,我没法反驳。
活动现场,大家这个去烤肉,那个去备菜,很热闹。肉烤好了,他们给我拿了几串,我一个人孤独地吃着,一点儿滋味都没有。
副经理跟他们一起烤肉、喝酒,打得火热。
我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了,自己精心策划的活动,却被别人窃取了劳动果实。
我怀疑自己只适合做业务,不适合当领导,不会运筹帷幄,不懂人际交往,很有挫败感。如今我又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更有一种职位随时被人取代的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就像一根红薯秧子,只轻轻一拉,就拽出一窝红薯。那些红薯不是收获、喜悦,而是我之前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事件。这些事件看似不起眼,却在我的心头留下一道道伤!
案例点评
从案例中辉的描述来看,他主要的痛苦是怕,而且是怕猫狗这样一般人都不怕的小动物。这令人深思,到底为什么呢?
怕是在表达一种恐惧心理。恐惧心理是一个人对某种物体或某种环境的一种无理性的、不适当的恐惧感。
恐惧感强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就是恐惧症。辉目前的表现,有点儿类似恐惧症。
恐惧症的一般表现是,一旦面对这种物体或环境时就会出现心慌、紧张、出汗、回避等一系列症状,表现为对特定环境或特定物体的恐惧,如恐高、恐乘电梯、怕蛇、怕虫等。
这往往是由于幼时某一次或长期的较强刺激性伤害遭遇引起的,成长过程中会逐步减弱甚至遗忘。但遗忘只是表面性的,一旦遭遇一些刺激性事件,就会诱发恐惧。
所以,辉的恐惧从现实层面好像找不到什么线索,但是他儿时经历了什么?看下期揭晓谜底吧。
恐惧在表达什么?很可能是创伤。恐惧心理一般是心理创伤留下的后遗症。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创伤在我们脑海里是充满情绪的,所以当我们感受到某种强烈的情绪时,可能就是创伤再现的时刻。
并不是说能造成创伤的事件有多残忍,多重大,只要某个事件让人感受到痛苦或绝望,就构成创伤性事件。
在日常咨询中,咨询师经常会遇到很多非典型创伤的来访者,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灾难或者暴力事件,却充满着那种被忽略的小创伤。
小创伤的特点是:没料到它会发生,自己毫无准备,对于防止其发生无能为力。对照一下,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在时常经受创伤呢?
这些小创伤并不是发生了就过去了,它会影响着我们看待周围的人和这个世界的眼光和方式,写进我们的人格,变成我们现在的样子。
这就提示我们,做家长的要提高敏感度,增加稳定性,锻炼耐心,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建立稳定的、包容的、互动的亲子关系,给他更多的力量、支持和信任,尽量让他少受创伤。
如果创伤已经形成,而且严重影响生活或工作,就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因为创伤一般不会自然消失。
抖音号:xlzxyg
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建于2007年,13年来专注于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团队30人,积累个案2万多个。作为洛阳市知名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主要提供青少年厌学、婚姻家庭、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惧及性心理等问题的咨询服务。地址:洛龙区帝都国际城东区2号楼305室。
电话:63911995 18937996995
上一篇: 在妈妈眼里, 我就像个隐形人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