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资讯

边界感,是孩子心智发展的密码!

发布时间:2024-06-22 09:30:15 阅读:154次

根据克莱因的理论,人的心智发展要经过偏执-分裂位、抑郁位和俄狄浦斯期。

 

处于偏执分裂位的婴儿,认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个整体,把自己感受到的状态投射到妈妈身上,于是有了好妈妈和坏妈妈,此时的婴儿不能理解妈妈是一个独立的客体,比如她大部分时候能给自己及时的关怀,有时忙别的事情去了就不能及时回应自己。

 

处于抑郁位的婴儿心智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他们处于这样一种意识状态,即意识到了妈妈(或主要养育者)跟自己不是一个人,妈妈与自己是分离的,是另外一个人,这时婴儿很抑郁,但也就慢慢接受了现实。

 

俄狄浦斯期的婴儿,意识到妈妈不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妈妈还有跟爸爸的关系,妈妈还有姥姥姥爷的关系,妈妈还有跟很多人来往,即意识到了客体与其他客体有关系,而自己并不参与其中。

 

在偏执-分裂位客体关系中,分裂、投射和内摄都是活跃的。客体和自体被分为好坏两个部分,然后这些部分被合并成新的组合,自体中坏的部分与客体中坏的部分合并在一起,自体中好的部分与客体中好的部分合并在一起。

 

虽然这一起源复杂,但克莱因倾向于从使用偏执-分裂机制的人格角度来理解,婴儿自己感受到的好的体验是好的客体,婴儿坏的感受是坏的客体。也就是自己高兴所以妈妈是好的,自己愤怒了,不舒服了,妈妈就是坏的。


微信图片_20240622094046.jpg

 

放眼望去,我们周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成年人,他们自己感觉糟糕的时候,很容易对周围的人看不惯。这其中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他们被困在了偏执分裂位,大约六个月前跟客体的分离没有处理好。

 

心理发展不会因为年龄长大就自动成熟,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而促进心理发展需要很多的情感支持和体验,而不是一堆有用的道理就能解决。


去爱,去生活,去受伤,是心理发展重要的组成。

 

自体与客体被切割成好坏两个部分,破坏了自体和客体的完整性,然后自体的某些部分会重新组合到客体的某些部分,从而导致了自我的混淆,这是将自体的部分和客体的部分进行组合所形成的混乱。 因为客观上,好客体和坏客体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客体,婴儿把自体的感受与客体混淆在了一起。 

 

婴儿从偏执-分裂状态到抑郁状态的转变,是质变,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婴儿需要消除自体和客体内部的这些混乱组合与分裂,于是婴儿才具备了一个更大的能力,即把客体看作是一个整体。

 

客体的整体性有两层含义,它不仅更加整合,意味着它以前分裂的部分现在被体验到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它还具有更大的完整性,即意味着它不那么与其他事物(比如自体的部分)混淆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整个自体,它被体验为自体的所有部分,但也被体验为不与客体混淆,不与客体的某些部分混杂在一起。


微信图片_20240622094050.jpg

 

当具备了把自体和客体都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能力,也就具备了接受自体和客体相分离的能力。

 

通过接纳客体与其他客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意识到自体与客体的分离,以及客体与自体的分离,这也是自体与客体完整性的表现。换句话说,通过感受到自体与客体的分离,婴儿建立了抑郁性情感,因为自体感受到了客体拥有关系而自己却不参与其中。

 

这种客体与自体分离的体验,也就是我们说的俄狄浦斯情结,抑郁位与俄狄浦斯情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一个人能否经历俄狄浦斯情结取决于他们是否进入抑郁位,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偏执-分裂位,是无法在二元或三元关系中体验到自体的,更不用说体验到自体之外的客体了。

 

退一步说,一个人能否进入抑郁位取决于其能否真实地体验过最基本形态的俄狄浦斯情感。只有真正体验到了二元关系,即客体不是我,才能产生客体与其他客体建立关系的焦虑。

我们能够发展到客体水平,是非常不容易的。当能够分清楚客体和主体的时候,边界感自然就建立了。

 

如果分不清楚自体和客体,关系就是黏糊的,界限就是模糊的,也必然不清楚自己是谁,孩子是谁,什么是自己的需要,什么是孩子的需要,与孩子建立的大概率是共生关系,也不会尊重孩子的边界,这种状态下,孩子的心智发展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侵犯孩子的边界,亲子关系变得和谐而清爽,孩子的心智水平才能向着健康而自由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