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2021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积极响应“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协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推出“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系列文章,通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介绍,展示众多青少年来访者越来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期待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更多的关注,让我们所有心理健康工作者携起手来一起努力,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壮壮是一个六年级的男生,真是人如其名,长的个头不算很高,但是胖乎乎、肉嘟嘟,不臃肿不肥硕,就是极为可爱。其中一张苹果脸最为可爱,像婴儿般的纯净。
可遗憾的是,壮壮情绪发作的时候,也像婴儿一般不管不顾,有时声嘶力竭的大吵大闹,有时倒地大哭不止,这样的情形在六年级变的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学习和去学校这些事情上。
在和家里歇斯底里的闹过几次后,最终发展到坚决不去上学,父母实在没有办法,多方打听到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指导中心,寻求蒋庆伟老师的帮助。
蒋庆伟老师先就从壮壮的父母那里较为系统的了解了孩子的成长经历。
壮壮的爸爸在家里排行老大,壮壮的妈妈在家里排行老小,一个很有责任和担当,一个很享受被照顾,这对互补的夫妻组合过的很和睦、很惬意。
有了壮壮这个宝贝以后,爸爸认为自己更懂男孩子,要全身心的培养这个孩子,一定要把这个孩子培养成最理想的男子汉。
所以壮壮从小更多的是被爸爸在生活上照顾,在成长上陪伴,当然,也有很多的控制、要求和期待。
比如,学习要积极主动,生活上一定要有良好的习惯等等。
妈妈只是壮壮成长生活中的配角。
壮壮小时候也确实没有让爸爸妈妈失望,始终是同龄人中的风云人物。
长的活泼可爱,一张小嘴很会讲话,逗的大人很开心。
会背很多的诗,会认很多的字,还会画画、轮滑、游泳、乐器、武术,小学的时候还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上学时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也始终是父母的骄傲。
壮壮的成长似乎就是这样顺利的发展着,直到弟弟的出生,逐渐打破了三口之家生活的平衡和平静。
弟弟比壮壮小六岁,弟弟三岁以前,壮壮和弟弟相处的还算可以。
但妈妈说,
小的时候壮壮还是会恶作剧的捉弄弟弟,故意给弟弟喂点辣椒啊,有时直接把弟弟放在马桶中等等,妈妈批评个几句也不顶嘴,基本上没什么大矛盾。
总体而言,五年级以前的壮壮就一个词来形容----“优秀”。
蒋庆伟老师通过详细的询问壮壮,了解了他五年级之后的内心困惑。
五年级下半学期,壮壮开始接触手机游戏。
当时爸爸给了他一个旧手机,他可以用来看动画片,还可以玩简单的游戏,也可以和同学在QQ上交流。
壮壮非常喜欢这个手机,为了能一直玩这个手机,他始终严格遵守爸爸制定的规则,每天只玩20分钟。
有次周末,壮壮辅导班结束后回到家,兴致勃勃的玩了起来。
突然,爸爸不由分说的拿过手机摔的粉碎,还不忘用脚跺几跺。
他完全懵了,哭着问爸爸为什么,爸爸回答说
‘已经玩了30分钟了,我发现你这段时间太爱玩手机了。我不能让你染上手机依赖症。我早就想把手机扔了!’
讲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壮壮像个孩子,再一次的哇哇大哭,泣不成声。
嘴里嘟囔着
‘他还不如打我一顿呢。’
自这个事情之后,壮壮就逐渐变了。
他说他在学校就容易心烦,脑子很乱,不想写作业,听不进去老师讲课,就是想着玩游戏。
但是在学校又不能玩,脑子里就开始想象。
壮壮非常喜欢兵器和枪械,什么狙击步枪、激光枪、AK-47等等,对这些枪械相关的历史、各种参数以及故事都了如指掌。
在学校他就想象书桌是战场,各种文具都化身为不同的枪械,在完成着各种任务,只有这种时候壮壮才觉得心里比较平静。
但是也不断的被老师批评不专心,罚站、罚叫家长。
壮壮更不想去学校了。
壮壮告诉蒋庆伟老师,在家他也很烦。
先是烦弟弟,太矫情,有事没事就哭。
弟弟一哭,妈妈就会不耐烦的训壮壮,认为壮壮总是在找麻烦,这个时候壮壮都会撕心裂肺的大哭,一哭至少三十分钟。
后来,他更多的去捉弄弟弟,有时掐掐,有时捏捏。
有一次,趁妈妈让他给弟弟倒水喝,索性在弟弟的杯子里尿了一泡,然后倒掉再接水给弟弟喝。
再就是烦妈妈,有了弟弟以后,妈妈好像变得越来越不认识了。
每天都是不高兴的样子,只要和壮壮讲话都是不耐烦。
不过她只有训壮壮,壮壮一定就是歇斯底里的大哭,哭天抢地的抹泪。
第三是烦爸爸,什么做事要有效率,做人要有规矩,烦都烦死了。
我就喜欢歪在沙发上,我爸来了我就坐直,我爸一走我就立马躺下。
蒋庆伟老师发现壮壮的父母有很多内心的困惑和无助:
✨ 首先,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壮壮,父母没有应对青春期孩子成长的经验,无比的焦虑;
✨ 其次,爸爸在壮壮的成长过程中以规矩和要求居多,孩子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出现对抗和违逆是这个时期的特征;
✨ 再者,父母需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特质,学习接纳孩子现在的状态,学习共情孩子的哭闹;
✨ 第四,关于游戏,父母需要真诚和孩子讨论,武力只会恶化问题。
蒋庆伟老师也帮助壮壮分析了他的状态:
🔗 首先,妈妈照顾少,从小没有从妈妈那里得到情绪的涵容,在爸爸那里也没有得到; 🔗 其次,关于手机,这既是游戏,也是需要,还是一种关系,是一种情感的联结; 🔗 再者,关于弟弟。壮壮看到弟弟被妈妈照顾,体会到自己被妈妈忽视,惹哭弟弟是为了得到妈妈的关注。用错了方法。 🔗 第五,壮壮同时有两种需要,既要依赖又要独立。这两种矛盾的需要让壮壮有很多内心的冲突。 蒋庆伟老师有深厚的心理学理论,熟练掌握和儿童青少年咨询的技巧,更配合与家长的定期访谈。 促进家长的反思性觉察,挖掘青少年没有意识到的潜能,帮助三方看到他们的需要。 最终,壮壮在六年级时顺利返校,并且很快就适应了紧张的学校生活。
上一篇: 女儿的成绩就是妈妈情绪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