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

青春期,我爱慕上了同性

发布时间:2025-03-09 09:13:07 阅读:48次

倾诉人:舟(化名) 16岁  

记者:洛报融媒记者 闫卫利

咨询师:孟怡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舟又高又瘦,皮肤白净,五官秀气。坐下时,他两手抬腕整理上衣,给人一种女性的阴柔感;在他表达不满时,他握紧拳头,紧皱眉头,语言很有爆发力,男性的力量感也能在他身上得以体现。

 

飞机上,我忽然心跳加快

 

那天,从南方旅游回程时,我坐上了飞机。一想到飞机一落地,我就到洛阳了,我又想到了学校,高中开学时间临近,一种烦躁感扑面而来。

 

我的耳朵有些不舒服,我张开嘴巴,抬手去按压耳朵,试图缓解不适。这时小桌上的口杯被我碰掉,后座的人帮我捡了起来,微笑着递给了我。

 

他的笑简直可以用摄人心魄来形容,当我和他的目光碰触时,我的心跳瞬间加快——一双大眼睛还是双眼皮的,眼睛深邃而温暖,一身深蓝西装,雪白的衬衫领穿在他高大又标准的身体上,简直不要太迷人。

 

后来我假装无意向后扫视,不断偷偷瞟他,内心如过电一般,如此好几次。下了飞机,我的脑海里都是他的影子,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觉得自己有点龌龊,同性怎么能来电呢?我是不是有问题?

 

我鼓足勇气问妈妈,让她给我答案。妈妈听后愣了一下,脸上掠过一丝不安,然后她又快速调整自己,堆起笑说:“看帅哥咋了?你姥爷年轻时还爱看《庐山恋》呢。”妈妈轻飘飘的笑声让我暂时轻松许多,可是过不了多久,我又陷入自我怀疑中。


微信图片_20250309091004.jpg

 

同学们取笑我是“娘炮”

 

其实之前我也喜欢那些符合我审美的男生,但我没觉得自己有问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是这一次为什么我强烈怀疑自己?我搞不明白。

 

小时候,同学们都取笑我,说我是“娘炮”手拿水杯时翘起兰花指,走路扭腰,坐下时会把衣服往上撩,就像女生撩裙子一样。

 

我觉得很丢脸,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学的这些动作。面对同学的嘲笑,我很有压力,甚至不想去上学。妈妈找到老师,老师训斥了那些学生我才返校

 

我很胆小,怕黑、怕狗、怕虫……上初中时,双休日回家,我还要我妈陪着睡。住校时,我每天都要给打两三次电话。考试前夕我甚至会五六次她还经常赶在我夜自习下课时,隔着学校大门的栅栏跟我聊几句,拉拉我的手,摸摸我的头,这样我睡觉特别安心

 

是妈妈一手带大的,的童年记忆里,基本上没有爸爸的存在。我妈常说我爸很无能,就会添麻烦。的确是这样,让他做饭电饭煲都不用。他除了上班,就是抱着手机家里有什么事需要拿主意,他只会沉默,都是妈妈来谋划

 

虽然是给我温暖最多的人,但她严厉起来让我很害怕。我很喜欢二次元她也支持我买跟这有关的产品,可是我买回来后,她又指责我:“看你整天弄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还不去整整嫌弃轻蔑的语气让我很不爽。

 

班主任不待见我,我也看不惯她

 

在学校我也不爽,老师不是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吗?我学习成绩基本保持前三名,但我觉得

班主任不待见我,反而喜欢性格活泼的学生。我很看不惯她,课堂上,个别同学说话,她会把所有人都连带批评:“你们就不能安静下来看看你们考了多少分?

 

我给我妈打电话,被班主任看见,后来她在班会上说:“有些同学就是个妈宝男!”我觉得她就是针对我的。她批评女生时下课了还会私下安抚一下,但是训完我为啥不来安抚?我妈跟她见了一面,她立马对我换一副和善的面孔我知道她根本不是真心的。

 

制订了一个奇葩规则,班里谁当课代表,谁有资格入团,她不是把名额给学习成绩好的,反而让学生们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奇葩了。

 

在学校我很孤单,没有人主动来找我玩。宿舍里,男生们爱讨论哪个女生好看,我根本不感兴趣。即便讨论游戏,我喜欢的游戏也跟他们不一样没有共同话题。

 

我就像被困在一个透明的房间里,看着同学们说说笑笑,我却无法跟他们交流。我很多次做梦,要么一种黑糊糊的黏液铺天盖地盖过来,要么沉入水底无法呼吸,总之都是窒息感。

 

如今我又增加了一丝烦恼——喜欢同性,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

 

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微信图片_20221119145038.jpg

蒋庆伟,有趣、有才、有温度的心理咨询师。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始人,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洛阳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专注心理咨询16年,积累成功个案1.8万个。

 

本期案例主人公舟的心理问题反映了青少年在青春期面临的多重心理困惑,可以从以下几个心理学理论角度进行分析:

 

一、性取向困惑与自我认同

 

理论依据:根据性心理发展理论,青春期是个体性意识觉醒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可能会经历对同性或异性的吸引,这种吸引是正常的性心理发展过程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社会文化对性取向的刻板印象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青少年可能会对自己的性取向产生困惑和自我怀疑。

 

被同性的吸引是一种正常的性心理反应。他内心的自我怀疑(“同性怎么能来电呢?”)反映了社会文化观念对他心理的影响。他需要理解,性取向的探索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不必因一时的吸引而过度否定自己。

 

二、性别角色认同与刻板印象

 

理论依据:性别角色认同理论指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从而形成对自己性别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当个体的行为不符合传统性别角色期待时,可能会遭受外界的评价和压力。

 

舟被同学嘲笑为“娘炮”,是因为他的行为(如翘兰花指、走路扭腰等)不符合传统男性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这种嘲笑和压力可能会影响他的自我认同和心理健康。舟需要认识到,性别角色是多元的,不必被传统的刻板印象所束缚。

 

三、家庭环境与依恋关系

 

理论依据:依恋理论强调,早期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

 

舟与母亲的依恋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母亲是他的情感支持来源,但另一方面,母亲的严厉和矛盾态度(如支持他买二次元产品后又指责他)可能让他感到困惑和不安全。这种依恋关系可能导致他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敏感和依赖,同时也影响他对人际关系的处理。

 

四、学校环境与社交压力

 

理论依据: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的态度和班级氛围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社交行为。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被排斥,可能会导致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舟在学校中感受到班主任的不待见和同学的孤立,这种不良的学校环境加剧了他的心理压力。班主任的不公平规则和对他的态度可能让他感到被排斥,从而影响他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解决问题的建议

 

1.自我探索与接纳

 

鼓励舟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价值观和性取向,逐渐接纳并珍视自己的独特性。

 

2.家庭环境的改善

 

建议舟与母亲进行坦诚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困惑,争取母亲的理解和支持。

 

3.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鼓励舟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加入相关的支持性团体或社团,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感受。

 

4.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

 

如果舟的心理困惑持续存在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案例后续:舟困扰本质是发展性危机而非病理状态。他同性吸引体验既包含真实性取向探索,更是对缺失客体关系的象征性表达。他接受心理动力学咨询一段时间,重心着力于解构早期关系模式的强迫性重复,而非简单进行性取向确认,他整体感觉好了很多,不管是学习还是与人交往都越发真实。

 

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建于2007年,18年来专注于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团队30人,积累个案2万多个。作为洛阳市知名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主要提供青少年厌学、婚姻家庭、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惧及性心理等问题的咨询服务。

地址:洛龙区帝都国际城东区2号楼305室。

电话:63911995 18937996995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