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资讯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发布时间:2024-10-29 10:47:05 阅读:28次

近年来,发生在我们周围,关于中小学生的痛心事例越来越多。和父母争执、被老师训斥、成绩不理想、犯错怕遭责骂,甚至连作业没完成被家长批评这样的小事起因,也成了一朵朵鲜活生命凋谢的缘由。

 

这些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于没有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来说,却是灭顶之灾的大事。他们会紧张,焦虑,惶恐甚至不惜用最严重最惨烈的方式自毁。

 

那么,当孩子负面情绪袭来、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的孩子除了知识和技能外,更需要的是直面挫折、应对挑战的能力。此时他的应对方式,几乎决定了他的命运。

 

抗挫能力也称心理弹性能力,就是一个人在被别人否定、拒绝、误解、抛弃等时,在遇到逆境时的修复和反弹能力。

 

一个人的抗挫能力越强,说明心理弹性的空间越大。抗挫能力越低,任何事情的微弱变化都可能会给心理造成极大压力,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就仿佛是给孩子的内心建造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可以阻挡未来的风雨。


微信图片_20241029104532.jpg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处于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孩子,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当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挫折时,更容易出现失落、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形成习得性无助。

 

他们往往把一时的挫折看作自己人生的失败,否定自己,害怕失败。遇到挑战性任务时选择逃避,一旦看不到效果就不再行动和坚持。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挫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成长的重要机会。

 

在挫折教育中,需要家长有一颗敏锐的心,培养孩子面对失败的勇气,在挫折中收获成长,从而反败为胜。

 

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和朋友闹矛盾,被忽视、被误会时,伤心哭泣时,此时家长可能会说:这点小事就哭,没出息。你把学习弄弄好,其他的不重要

 

孩子没能从家长这里得到爱的支持,会感到孤单、无助。就孩子交友受挫这一情境,家长应先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与孩子共情。父母的理解和倾听,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关心的,这样他们才更有可能战胜挫折。

 

家长合理的表达是:你现在一定很难受吧。爸妈一直在你身边,你愿意说一说具体发生什么事了?也许我们能给你一些建议。

 

 帮助孩子正视情绪

 

挫折往往伴随着失落、沮丧等负面情绪,而孩子可能会在这些情绪中陷入困境,无法自拔。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正视这些情绪,让他们知道感到难过、生气是正常的,但不能让这些情绪长时间主宰自己。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调整情绪,比如深呼吸,让孩子在情绪激动时试着慢慢地吸气、呼气,感受身体的放松;或者是引导孩子倾诉,把内心的委屈和不满说出来。这样能让孩子在挫折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智,勇敢面对挫折而不是逃避。

 

帮助孩子理性分析

 

分析原因是有效应对挫折的基础,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运用我是、我能、我有3I理论,启发孩子思考面对挫折时自己拥有的资源和能量。

 

“I have我有是发现自己拥有的外界支持与资源,发展安全感和受保护的感觉。

 

“I am 我是是发现个人的内在力量,包含个人的感觉、态度及信念。

 

“I can我能是发现和培养人际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如创造力、恒心、幽默、沟通能力等。

 

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情感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不让孩子去打毫无准备之仗,通过父母的支持、引导,逐步形成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微信图片_20241029104545.jpg

 

引导孩子树立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方式,它认为个体的能力和智力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挑战自己而得到发展。

 

比如:面对孩子考试失利,家长错误的对待方式是怎么会生出你这么笨的孩子或者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能考这么好,而你不行等等,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家长合理的表达是:这次考试没发挥好,看得出来你很不开心。别灰心,复盘一下,你觉得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努力,让下次考试有进步?

 

注重过程性评价,夸赞孩子努力的过程,不要太看重结果。比如,对孩子这样说:你做题时认真、细心,这个习惯非常好这次考试成绩不错,是你每一天努力学习的结果。这样的做法,会令孩子注意到自己如何才能获得进步、取得成功。

 

鼓励孩子积极行动

 

家长可以把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告诉孩子,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让孩子明白压力人人都有,并与孩子分享自己在困境中是如何思考、努力克服的。

 

家长的以身作则,同时鼓励他们积极行动,可以增强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锻炼他们应有的责任感。

 

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需要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找到挫折中蕴含的积极意义,鼓励孩子积极行动,并且以身作则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