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豫(化名) 男 20岁
采访人:洛报融媒记者 闫卫利
心理咨询师:孟怡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豫又瘦又高,几绺头发染成了黄色,还戴着耳钉。他焦躁不安,话语急切,但脸上毫无表情,即便讲到自己最痛苦的地方,也好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PART01 我常常冒出“死”的念头
小时候,我就认为自己不太正常,喜欢看血腥、恐怖的电影。
我还有点儿自虐倾向,渴得嗓子冒烟也不喝水;把自己的指甲咬得流血,反而隐隐有种自豪感,觉得战胜了自我。
我常常有想去死的念头,坐在窗台上,两腿耷拉在窗外,心想,说不定一冲动就跳下去了。我曾多次跟我妈说,我得去看心理医生,我妈说:“你会有什么问题?成绩好,嘴还那么能说,整天跟我对着干……”
我确实整天跟她对着干。我经常逃学,我妈就骂我、打我,她打得太狠了,我就反抗,说:“你再打,我就去死!”她才收敛一些。可能这样的情形太多,她根本就不相信我会有什么心理问题。
PART02 爸妈从不关心我的喜怒哀乐
别人一提起爸妈,就觉得心里很暖,我想起爸妈,心里却满是恨。我妈曾问我:“我想跟你爸离婚,你有什么意见?”我很坚决地说:“你们快点儿离,再不离,我就去死!”
为什么我这么渴望他们离婚?因为从我记事起,爸妈就争吵不断。
我妈长得很漂亮,只有初中文化,我爸是一个公司的负责人,经常出差,他们聚少离多。我妈婚内出轨,我爸在外有情人,他们彼此怀疑、诋毁,家里经常是砸锅摔碗,一片狼藉,可闹成这样,他们也没离婚。
我内心除了恐惧就是孤独。我主要由妈妈照顾,跟她在一起让我很烦。她经常打扮得花枝招展出去打牌,把我一个人扔在家里。我爸是一个酒鬼,喝醉了就往地上一躺,简直没个人样。我的喜怒哀乐,他们一点儿也不关心。
我妈是超级马虎、草率的一个人。听别人说,我小时候,我妈抱我居然能把我头朝下摔到地上。有一次,我摔了一跤,几乎不能动弹,请人给我妈打电话,结果我在原地等了两三个小时我妈才出现,她还怪我:“你怎么搞的,害得我跑这么远过来……”
还有一次,我肚子疼得死去活来,奶奶给我爸妈打电话,妈妈在打牌,爸爸在喝酒,说没啥大不了的,让我忍一忍。我疼得都撑不住了,爸妈才赶到。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我觉得我不是爸妈的孩子,就像一只小猫,寄居在他们家。
PART03 我跟这个世界似乎没什么联系
我只有在考出好成绩后,才能感受到妈妈的疼爱。她给我买好吃的,买我喜欢的玩具,还带我去看电影。
但过不了两天,妈妈就又坐到牌桌旁,边抽烟边训斥我:“你可得好好学习啊,不学好,小心我揍你!”听妈妈这么说,我就像一只猫好不容易从阴沟里爬出来看到一点儿光亮,又被一脚踢进了阴沟里。
既然没人爱我关心我,我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我不想写作业,故意把作业本弄丢,还装作不知道老师留的作业是什么,妈妈盯着我,我才不得不写。
上初中后,我开始逃学,谎称自己头疼、胃疼,甚至不惜把自己的胳膊弄伤。我常常一头钻进网吧,打游戏打得天昏地暗,尽管如此,我的学习成绩依然优异。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我来说,一切都那么灰暗。想想妈妈,很烦;想想爸爸,我几乎可以忽略他的存在;想想同龄人,我觉得跟他们没什么共同语言。我常常一个人发呆,一个人去网吧,一个人吃火锅,我跟这个世界好像没什么联系,这个世界也没有我可以依赖、相信的人。
最近,我喜欢上一个女同学,她也在慢慢向我靠近,但我总莫名地担心,若真的爱上她不可自拔怎么办?于是我开始躲着她,但又十分痛苦。
我就像一叶孤舟,在海浪的裹挟下起起伏伏,无处停泊。有时我乐观积极,精力充沛,好像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中;有时我又闷闷不乐,悲观厌世,恨不得一死了之。我不知道,这样痛苦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蒋庆伟点评:
有趣、有才、有温度的心理咨询师。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始人,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洛阳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专注心理咨询16年,积累成功个案1.8万个。
本期案例主人公豫(化名)的困扰和痛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类孩子的心理或行为充满了强烈的攻击性或对抗性。这里的“攻击性”不只是与人打斗,还体现在言语和行动方面。
攻击性强的孩子,就像刺猬一样,稍有不顺,就会启动“敌对”的关系模式,用先发制人、攻击性的方式来回应对方,诱发对方的敌意。
比如老师批评学生课堂上讲话,这类孩子就会认为:大家都讲话,凭什么只批评我不批评别人?你就是看我不顺眼。一旦抱有这样的态度,老师批评的内容是什么,他不仅听不进去,还会想方设法反击。豫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思维方式。
攻击性强的孩子在与成年人相处时,会更加戒备,时时刻刻准备反击。比如豫和父母的关系充满着强制、逼迫甚至是虐待,这加重了孩子对父母的敌意。进而,孩子把这种敌意带到跟其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所以,豫和家人都需要反思。
孩子攻击性过强的核心原因在于安全感不足,过高估计了外部环境的危险性,内心充满了恐惧。先发制人,其实是一种自保策略。孩子需要学习如何恰当地解读他人的信号,进行客观分析。
要改变以上局面,需要从家庭着手:
1. 建立放松、信任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的“小世界”,这个“小世界”的安全感,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外部社会的感知习惯。过于焦虑、紧张、强权性的家庭氛围,不利于孩子放松地与环境互动。
2. 让孩子将与他人冲突的过程重新描述一遍,有利于帮助孩子整理思路,理性地看待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提供其他角度,尝试改变孩子的认知。
3. 在孩子充满攻击性时,适时提醒孩子。比如,他以为自己是在好好说话,其实语气里都是防备,此时家长需要指出和引导。“妈妈没有怪你的意思,只是提醒你下次要注意。”“你不用那么大声,你说的话妈妈听到了,也明白你的意思。”
案例后续
对豫的咨询,心理咨询师更多地采用了支持性咨询技术,帮助释放他的恐惧压力,修复早年的心理创伤,逐渐增强心理的安全感。豫通过语言对父母给予自己的伤害表达了愤恨后,他感觉心理多了一些空间,对父母的敌对情绪显著减少,最近,豫还交了女朋友。
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建于2007年,16年来专注于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团队30人,积累个案2万多个。作为洛阳市知名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主要提供青少年厌学、婚姻家庭、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惧及性心理等问题的咨询服务。
地址:洛龙区帝都国际城东区2号楼305室
电话:63911995 18937996995
上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