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资讯

你无法结束一段关系的原因:不配得感!

发布时间:2025-03-10 08:47:57 阅读:76次


我发现,很多人无法结束一段关系的原因是:担心自己再也遇不到更好的人了。

我已经30岁了,分手了恐怕就只能找别人挑剩下的了。”“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我怕再也遇不到对我这么好的人了。”“虽然没那么喜欢,但我怕再也找不到条件更好的了。”......‍‍

这种担心就像一个魔咒,让人陷入痛苦,却很难离开。‍‍‍‍‍‍‍‍‍‍‍‍‍‍‍‍‍‍‍‍‍‍‍‍‍‍‍‍‍‍‍‍‍

 

01 为了留住对方,我们迷失了自己

 

有人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糟糕的关系。

 

我曾收到一个女生小妍的来信,她谈到自己和男友在相处过程中的困扰。男友经常不回她信息,还总爱莫名失联、玩消失。只要她去质问,男友就说“我受不了你的状态”,随之而来的是更持久的冷暴力。

她总是将问题归结到自己身上:

是不是我太黏人、让他有压力了?”

我是不是不够漂亮、不够有内涵、不够有吸引力?”

她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这样贴地迎合的姿态,快要把自己拉到崩断了,这让她觉得非常辛苦,却仍然极少得到回应。

当她终于下决心分手时,只要对方轻描淡写流露出求和的意思,她又立刻飞蛾扑火地回到对方身边。


gog6dxywb6ajvymvv8gs1axodoca777afvndf9wmqexqdum6yp8bctdcyyodji1300bkq6a6ll1mric9.jpg

有人放弃期待,得过且过。

中年女性小胡已经结婚十年了,与丈夫关系很差。他们关系冷漠,两个人早已分居,彼此各忙各的,同时不干涉生活,更没有沟通和交流,是同一屋檐下的住客。

她经常苦笑着自嘲:“我是婚内单身,丧偶式育儿。”

也有很多时候,她情感孤独,像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一样。她当然也会涌起不甘,希望换一种活法。

但是,她又会转念这样想:“我这样的中年妇女,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归宿呢?”

所以,她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我下半生可以只为孩子而活。”她似乎找到了仰仗,以此忘却自己的痛苦。

还有人做着徒劳的努力,期待挽回早已结束的关系。

小贝已经和前女友分手一年多了,但仍然关注她社交账号的动态,忍不住经常上去看看。他说:就算已经和她毫无交集,也觉得与她恋爱至今。

他依然会时不时给她寄礼物,发信息,倾诉相思,尽管换来不变的沉默,但似乎只要自己不放弃,总有一天还能重归于好。

终于,他有一天看到前女友官宣新的恋情,失恋的感受重新在他的心里变得鲜活,像一道全新的伤口,疼痛感弥漫开来。


02  
为什么会担心‍‍‍‍‍‍‍‍‍‍‍‍‍‍‍遇不到更好的?

我再也遇不到更好的人了。

我再也遇不到更好的生活了。

我再也遇不到其他的可能性和转机了。


这些担心的潜台词其实是:我不配。

这样的声音,将人锁死在一成不变、如死水般的现状中。就像小妍心里一直有个声音:“我只配被这样的人、以这样的方式对待。”

她没有意识到,她非常容易吸引“冷暴力”男。她生命中遇到的男性,都和自己的母亲很像:冷漠、疏离、不在意自己。

从小到大,母亲就像不存在一样。当她哭闹着寻求安慰时,母亲就像没看见一样从她身边走过。她无法表达很多真实的需要,比如小时候的漂亮衣服。当别的小女孩穿着公主裙一蹦一跳、自信满满地跳进母亲怀里时,她永远灰头土脸、穿着邋遢的衣服缩在角落里。

人会循着熟悉的气味,重复进入施受虐的关系模式,成为受害者。这样的强迫性重复,源于新时空下对改造命运的执着:渴望遇到像养育者一样的人,并重新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步入中年的小胡是在说:“我不配得到更好的人生。”

所以,即便爱人再冷漠、关系再糟糕,也是自己熟悉的。但如果要改变,意味着要面对可怕的未知和不确定性。谁知是会迎来转机,还是更深的黑暗呢?也许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就这样变得无法动弹。

这来源于两个方面的感受:内在的不安全感和焦虑,让人无法往前一步,只能苦苦煎熬和忍耐当下;同时,对外在世界的感受也很糟糕:所有的道路都一样崎岖,所有的生活都一样贫乏。走向任何一种生活,最终的结局或许都一样。

这源于长久以来形成的、坚定的内在誓言:我是糟糕的,而世界是危险的。

而驱使小贝不断走向旧爱的动力,源自内心的信念:“我不配被人爱。”

很多人都有“白月光”情结,他们可能会觉得对方完美无比,不可复制和超越。所以,他们要么在心里不断怀念,要么仍然抱有期待。

然而,“TA是我的唯一”,是一种人工的甜味、假想的融合、虚幻的深刻,是自己的投射。

本质上,执着于旧爱,可能也并不是真的因为有多爱对方,而是太“在意”自己了:

对方放弃我,是不是我自己太差了?我不能接受自己是糟糕的。再努力一点,一定可以让TA重新爱我。

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关系已结束、并做着徒劳的努力,源于不够健康的自恋系统。他们渴望通过挽回对方,证明自己是可以被他人爱着的、对方是在意自己的。

如果对自己的感受足够确定,相信自己是好的、有价值的,不因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而自我怀疑,可以避免大量的自我损耗,也便能坦然接受关系的结束。


03 
先爱自己‍‍‍‍‍‍,而后爱人

有人执着于糟糕的关系,源于背后渴望被爱的“未完成情结”。只有在情感上独立、完成分化,才能走向心理上的成年。

有人无法离开痛苦的关系,是因为无法珍视自己的价值,也感受不到自身的意义。而自身意义缺失时,特别容易将意义感寄托在他人身上:培养孩子、照顾父母,唯独忽略自己的人生。

但是,对自身意义的逃避、将意义感放在他人身上,其实是一种寄生。只有作为独立的生命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有能力用自己的光亮温暖别人。

还有人迷恋旧的关系,是将自身的价值感寄托在了别人身上。

只有建立稳定的内在评价系统,才能放弃通过外界证明自己。但要做到这一切,或许并不容易。

1、可以尝试保持对自己的觉察,并尊重自己的感受。

在关系中多问问自己:我感受痛苦吗?这样的感觉熟悉吗?我留在这样的关系里,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做加法吗?我是内耗更多,还是快乐更多?我自己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

如果感受痛苦却仍然“乐此不疲”,就要警惕,自己可能陷在了痛苦的陷阱里,可能是旧的关系模板的重复。

当一个人能够开始尊重自己的感受、并对自身状态有所觉察,就如同有了“第三只眼”,能够更客观冷静地看待自己,从而有了与不良关系保持距离的可能性。

2、可以通过获得胜任感的方式,增加自体感。

贾玲的电影《热辣滚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成长范本。当外界的关系不可期待、且充满恶意时,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获得自我觉醒和成长:将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

可以重拾一些兴趣爱好,学会和自己相处,去丰容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多多觉察自己的情绪,和家人朋友倾诉,去获得温暖和抚慰;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去定一个新的目标,并在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一个懂得自我修复、自给自足的人,往往才能拥有一段权利平等的亲密关系。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当有一个专业人士陪伴你、倾听你,并给你看待生活的崭新视角时,你会发现改变的力量一直都在。
让自己不断变强,从而获得胜任感,提升自尊水平,也就和过去那个只会迎合、讨好、不配拥有世界一切美好的自己彻底说再见了。
如果看到这里的你,也困在痛苦的关系当中。‍‍‍‍‍‍‍‍‍‍‍‍‍那一定要把所有自我贬损、自我设限、自己不配的念头统统舍弃。不要再说,我怕再也遇不到更好的人了。而是要告诉自己:‍‍‍‍‍‍‍‍我很好,我值得一切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