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潇(化名) 女 28岁
●采访人:洛报融媒记者 闫卫利
●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孟怡敏
潇长发飘飘,着一袭纯白色连衣裙,美得像画里走出来的一般。只是她面部紧绷,除了眼睛偶尔眨动,表情呆滞,动作僵硬。她很苦恼,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相亲对象最初追着屁股对她示好,后来却一个个转身离开。
我很迷茫,明明真心想找对象结婚,却偏偏找不到;别人劝我,即便单身也要活得开心一点儿,可我找不到让自己开心的理由,对什么都没兴趣。
我大学毕业后就忙着相亲。因为我外貌出众,第一次见面,男方大都对我一见倾心,但我喜欢有绅士风度、举止文雅的男士,那些有陋习的人,我都接受不了。
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考进一家事业单位,我的家境也不错。可是,我比较自卑,遇到家境比我更好的,我就会有一种压抑感,不想再交往下去。
我见过的男士中也有让我比较中意的,可他们对我的态度基本上如出一辙——第一次见面,对我很热情,很快就约我再见面,给我送花、送礼物等。随着见面次数的增多,彼此有所了解后,他们对我的态度就越来越冷淡,最终撂下一句“咱俩不合适,还是算了吧”或“我目前还不想发展恋爱关系”,离我而去。我很伤心,也很纳闷儿,为什么他们一个个都逃离了我?
我性情直率,心里有什么说什么。比如,我很中意A(化名),他很像我读高中时的一个班长。班长高大帅气,学习好,人缘也好,我一直暗恋他,但从没想过跟他表白。A的出现弥补了我的遗憾。
刚跟A相处时,我就开门见山地提出约会费用AA制,因为很多男人都觉得谈恋爱太花钱,我不想让他觉得我给他增添了负担。一听我说要AA制,他愣住了,说:“咱们出来玩花不了几个钱,没必要分这么清楚,还是我来付吧。”但我还是一脸严肃地坚持AA制,他很尴尬,但我觉得无所谓。
他说如今加班都成了常态,我说:“那不很正常吗?拿人家钱就要为人家做贡献啊!”
他说:“你是不是有点儿太严肃了,能不能让自己轻松一点儿?”我觉得他这话莫名其妙,反驳他道:“我怎么不轻松了,严肃说明我在认真听你说话啊!”
我们吃了三次饭之后,他就跟我拜拜了。我很沮丧,也很迷茫,我不过是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有什么不妥呢?他们觉得我高冷无趣,其实我也不希望自己这样,感觉“俗”一点儿也挺好的。看到别人用支付宝扫了3块钱红包,兴奋得要跳起来,我虽然有点儿鄙视,但更多的是羡慕,我为什么从来就没有这种快乐的感觉呢?
我的童年一直在寂寞中度过,我想让妈妈陪陪我,她却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爸不在家,我一个人要上班还要做家务,哪有时间陪你?”被拒绝的次数多了,我也彻底失望了,不再要求妈妈陪我。
我想找小朋友玩,妈妈则一再警告我:“不要跟外面的小孩玩,他们会欺负你的,你应该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邻居家的小孩来找我玩,都会被妈妈找理由赶走。妈妈说:“跟他们玩,还不如跟我一起看电视剧,可比那有意思多了。”妈妈还老拿物质奖励来激励我学习,我要考得不好,妈妈就会拉着脸训斥我不努力。
我长大些后,看到别人三五成群一起玩,我只有羡慕的份儿,因为我无法融入同龄人的圈子,不知道如何跟他们相处。妈妈说:“你不要闺蜜也行,咱俩做闺蜜也不错嘛!”
我不得不把妈妈当闺蜜,她过生日我给她送贺卡、送鲜花,我上班挣钱后给她买首饰讨她欢心。爸爸在外地上班,远得够不着,即便偶尔回来也是往奶奶家跑或者跟朋友去喝酒。
我孤独、无助,上学时我拼命地学习,拿奖学金,被保送上研究生成了我最大的精神支撑。可是上班后,我的内心空荡荡的,吃什么,穿什么,工资多少都无所谓,一切对我都毫无意义。我想找个男友陪伴我,却一次次“被分手”,至今孤单一人。
我不知道该拿什么来支撑我这个无力的躯壳,我歇斯底里地发泄,甚至不想活了。妈妈非但不理解我,反而指责我说:“你疯了吗?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你还这么作?”
我不明白,真的是我太作吗?
案例点评——蒋庆伟 有趣、有才、有温度的心理咨询师。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始人,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洛阳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专注心理咨询16年,积累成功个案1.8万个。
“真的是我太作吗?”本期案例主人公潇(化名)在心底的呐喊显得困惑又无助,这怎么会是一个“作”字能说得清的呀。
从潇目前和母亲的关系以及几次谈恋爱的经历可以看出,她的内心极度空虚,她一直在用一些外在的东西,诸如长相、学历、工资等勉强维持心态的“正常”。可一旦有与情感相关的东西出现,如恋爱,她的内心就会出现恐慌并极力掩饰,像坚持AA、对男朋友态度严肃等。那么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者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驱力完全指向自己、指向自身的状态是自恋的状态。从潇与人交往的表现以及她内心的体验可以看出,她是自恋型人格,是不健康的。
从心理层面、养育过程分析,自恋型人格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1. 与早年养育经历有关。在生命之初,被养育者与养育者的基本血脉亲情被剥夺之后,长期情感交流是缺失的,一直被忽视,导致他们心如死灰,情感缺乏活力(潇就属于这种类型)。
2. 满足养育者的期待。自恋型人格者在其儿童期有可能受到养育者的重视,那是因为儿童身上有附加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给养育者带来骄傲或满足他们的期待。比如,孩子成绩好,父母觉得面子有光,对孩子和颜悦色,孩子考不好时则斥责:“考这么差,我都嫌丢人!”
这样的养育状态意味着儿童只有成为父母期待的角色时,才能得到赞美。此类成长环境会造成孩子的恐惧,害怕自己暴露真情实感引来拒绝和羞辱,久而久之形成了虚假的自体,如报喜不报忧等。
3. 评头论足的家庭氛围。父母为孩子设定的目标一旦没达到预期,父母可能觉得影响自尊,往往会对孩子训斥和责打;而孩子表现出色时过度的表扬和夸赞,则不利于孩子自尊的发展,有可能发展出虚假的状态来讨父母的欢心,这是不健康的自恋型人格形成的根本原因。
潇来到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在资深心理咨询师运用自体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半年多后,修复其早年受损的自体,使理想化自体和夸大自体的功能得以完善。目前,她终于成功恋爱两个月了。
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建于2007年,16年来专注于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团队30人,积累个案2万多个。作为洛阳市知名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主要提供青少年厌学、婚姻家庭、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惧及性心理等问题的咨询服务。
地址:洛龙区帝都国际城东区2号楼305室。
电话:63911995 18937996995
上一篇: 校园“明星”地位不保 我惶恐又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