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

处处被否定、打压 我感受不到爱

发布时间:2024-02-01 15:10:21 阅读:176次


倾诉人:茜(化名) 女 15岁

采访人:洛报融媒记者 闫卫利

心理咨询师:孟怡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茜头发凌乱,大大的黑框眼镜几乎遮去了半张脸。她一直低着头,偶尔向上瞄一眼,又赶紧低下头,显得非常谨慎、胆怯。

 

01哥哥总是跟我作对

 

家里除了爸妈,我还有一个大我三岁的哥哥。

 别人的哥哥处处护着妹妹,我的哥哥却处处跟我作对。我想玩乒乓球,他要么把球拍藏起来,要么把乒乓球藏起来,气得我直哭。

 他不管干什么活,都要拉上我。比如他扫地,却指使我去拿扫把。一次,他让我去拿垃圾桶,我不去,他就冲过来用拖把打我,我跑出家门,一直待到天黑爸妈下班。

 妈妈问我怎么了,我委屈得说不出话来;爸爸也想问个究竟,妈妈却冷冷地甩出一句:“别管她!”然后他们就进屋了。我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在门外冻得直哆嗦,也没人来安慰我,我独自流泪,满腔愤怒和委屈无处宣泄。两个小时后,妈妈才把我拽进家,又把我劈头盖脸训了一通,说我不懂事,我气得号啕大哭。

 我和哥哥一人一个房间,可是哥哥总爱去我的房间,把我的东西翻得乱七八糟。我告诉妈妈,她却说:“这有啥,他又没拿你东西,他是你哥哥,去你房间又怎么啦?你太小家子气了。”

 每次都是如此,我去告状,妈妈不但不替我撑腰,反而护着哥哥。

 哥哥学习不好,妈妈总是哄着他求着他,给他找家教,甚至下跪求他好好学习。我学习不好,不想上学,请了几次假,她就说:“你再这样频繁请假,零花钱我一分都不给你。”

 我觉得妈妈很偏心,哥哥是她亲生的,我好像是她捡来的。

 

02我觉得爸妈不喜欢我

 从小到大,我跟爸妈在一起的时间很有限。他们忙着做小生意,晚上10点前很少回家。我常常是今天在姥姥家,明天在奶奶家。每天晚上,我都瞪大眼睛盼着爸妈来接我,可总是失望。假期里,我更是常常被丢到奶奶或者姥姥家,哥哥却时常跟着爸妈。我很嫉妒,哭闹着也想去,他们总说我太小,去了会添乱。

 妈妈动辄对我说:“如果你考不上高中,我就陪你一起跳楼。”我觉得她在威胁我,好像我考不上高中就不配活着。她则对此不以为然地说:“我还不是为你好!”我伤心、失落,跟我妈声嘶力竭地吵。

 相比妈妈,爸爸平时对我比较温和,但是我总觉得爸爸说话怪怪的。我去取快递,有一大一小两个快递,大的是只盆,我把小件快递放到盆里一起拿回家,爸爸见了说:“嘿!你还挺聪明的啊!”我很生气,这跟聪明有啥关系?是人都会,他这不是讽刺我吗?

 爸爸给我辅导作业,他讲的我听不懂,他就说我是榆木疙瘩不开窍。然后,他还会气鼓鼓地去客厅,捶两拳餐桌,踹几脚凳子。我说:“爸,你能不能耐心一点儿?”这下我可捅着马蜂窝了,他瞬间拍桌子骂我,甚至动手打我,气得我跟他互打起来。

 我觉得我不是爸妈亲生的,他们不喜欢我。

 

03他们说是我太极端

在学校,我的日子也不好过。

 我觉得上课没意思,写作业很无趣。我学习不好,老师不待见我,同学们疏远我,我也没有要好的朋友。班里的男生爱给我起外号,因为我又瘦又高,他们叫我“麻秆”。尽管我不算美女,但也不难看,他们给我起这外号,简直就是对我的侮辱,我气得直哭。当然,也有好心的同学安慰我,但我觉得安慰有什么用?外号是给我起的,难受的人还是我。

 我们班的同学跟我哥哥一样讨厌,我请假不在学校,他们会乱动我的东西,本子没了,水笔不见了,抽纸快被抽空了,我欲哭无泪,却不知道该找谁算账。我跟老师说,老师也只能在课堂上重申一下:“大家不要随便动别人的东西。”这根本没啥用。

 我家买了一只小狗,它对我摇头摆尾,逗我乐,是我唯一的精神寄托。我给小狗起名叫球球,我妈说真难听,她给小狗改了名叫泡泡,可我不觉得好听。何况,她凭啥说我起的名字难听,难道就因为名字是我起的就要被否定掉?

 现在我带着小狗也不能痛痛快快地玩,我不想喊它的名字,只喊它狗狗。我觉得我被否定和打压逼到阴暗逼仄的角落里,快要活不下去。我只有跟他们大喊大叫,才不至于让自己被压抑的情绪淹没。他们说我太极端,有心理问题,真的是这样吗?

 

案例点评——蒋庆伟

蒋庆伟,有趣、有才、有温度的心理咨询师。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始人,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洛阳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专注心理咨询16年,积累成功个案1.8万个。

 

文中茜(化名)的父母忙于生意,处于较高的生存焦虑中。他们在努力保证自己和孩子的基本生活,却忽略了父母对孩子在心理上的重要价值。

 在孩子早年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父母不愿花时间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很难脱离父母形成独立个性的心理状态,易出现厌学及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等现象。

 茜的妈妈作为家庭情绪的主导者,对两个孩子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儿子,她是放任、被动让步的“软弱者”;对待女儿,她却变成了打压、怒斥的“独裁者”。更糟糕的是,妈妈对儿子的偏袒是以牺牲女儿利益为代价的。而茜的爸爸,在家庭里仿佛是隐形的,他偶尔对女儿表达善意,却缺乏耐心,甚至还会发怒、动武。

 茜被否认、欺负、贬低的情绪包围,极易愤怒,更无法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这种低价值感和压抑的愤怒极大地破坏了她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学校和家都成了她觉得痛苦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被抚养的体验,当我们成为父母时,这些体验将会极大地影响我们自己的抚养风格。

 总的来说,家长有三种抚养风格:侵犯型、放任型、观点明确型。

 侵犯型的父母迫使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会导致孩子与父母针锋相对或者退缩屈从,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负责;

 放任型的父母总在一味让步,没有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会导致孩子越来越自私,瞧不起父母,甚至怨恨父母,自身也无法应对人际关系;

 观点明确型的父母懂得倾听孩子、尊重孩子,也能做到适时说“不”,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边界意识,让孩子体会到自我价值感,能在学习生活中与他人很好地相处。

 大多数父母是这三种抚养风格的混合体。建议父母努力调整不恰当的养育方式,不断提升自我,帮助孩子成长,而不要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羁绊。

 

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建于2007年,16年来专注于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团队30人,积累个案2万多个。作为洛阳市知名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主要提供青少年厌学、婚姻家庭、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惧及性心理等问题的咨询服务。

地址:洛龙区帝都国际城东区2号楼305室。

电话:63911995 18937996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