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

为何我什么都不缺,却忍不住拿别人的东西?

发布时间:2024-09-10 09:37:02 阅读:61次

●倾诉人:帆(化名) 男16

●采访人:洛报融媒记者 闫卫利

●心理咨询师:孟怡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帆个头很高,身材壮实,说话时脸上带着笑意,偶尔低眉的瞬间目光游移,好像在遮掩什么。

 

1 别人夸我善良,我却觉得自己邪恶

 

在别人眼里,我是个性格开朗、健谈的人,朋友们称赞我人缘好、待人真诚、心地善良。比如有一次,一个同学上体育课时腿摔伤了,我二话没说,背着他就去了校医务室。虽然面对大家的夸奖我什么也没说,但我觉得自己的内心涌动着黑暗和邪恶,我不配。


微信图片_20240910093456.jpg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要我心情压抑,或者感觉孤独无助时,心底总有一种莫名的冲动,鼓动我把手伸向别人的东西。

 

记得我上初中时,有次我没考好,妈妈恶狠狠地训斥了我一通,我心情沮丧。看到班上考第一名的同学有根漂亮的笔,我抑制不住冲动,趁他不注意,偷偷把那支笔拿走了。那一刻,我内心有种释放的快感,可转而就被惴惴不安、羞愧和自责淹没了。我一万个后悔——我不缺笔,拿人家的干啥?后来,我把笔悄悄塞到那个同学书桌的一角,算是还给他了。

 

这件事侥幸没有被发现,可后来我就没那么幸运了。一次,同学穿了一双品牌运动鞋,那是我心仪很久的一款鞋,可妈妈不给我买,她说:“你正在上学,穿什么名牌,要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后来,同学把鞋洗了放窗台外晾晒,我鬼使神差地伸手拿走了。我还没藏好,就被同学发现了。他告到老师那里,老师批评了我,让我回家反思、写检查,这事才算过去。


2 为什么偷东西,我也想不明白

 

我拿别人东西的癖好终究让我付出了代价。高一时,我拿了宿舍同学的800元钱,过后懊悔不已,在同学到处寻找未果时,我站出来把钱还给了他,但他对我不依不饶,还把这件事反映给老师,同学之间也传得沸沸扬扬,我成了大家眼里的小偷,走在校园里被人指指点点。


我承受不了压力,转学了。

 

爸妈想不明白,他们做生意,从来不让我缺钱花,我为什么还要去偷?其实,我也想不明白。


从我记事起,我家的钱就在一个抽屉里放着,抽屉也不上锁。有一次,我拿了张百元大钞去买东西,小卖部的老板觉得不对劲儿,告诉了我妈。我想自己肯定要挨训,甚至挨打。让我意外的是,我妈没训斥我,只轻描淡写地说:“以后你要什么跟我说就行了。”我瞬间放松了,感觉偷拿东西不算啥。

 

我的小学时光是在寄宿制学校度过的,虽然寂寞、无助,但至少不缺钱。我的生活费是爸爸给的,他对我很大方,除了生活费,还会额外给我零花钱。

 

我常常让走读的同学帮我捎零食和饮料。当我大快朵颐时,味蕾的刺激和满足感让我觉得很幸福,同学们投来的艳羡目光,也让我引以为傲。

 

后来,我这样聊以慰藉的快乐被剥夺了——妈妈开始负责我的生活费,她只给我伙食费。

 

没有了自由支配零花钱的快乐,孤寂被放大了很多倍,我的内心像不停地被毛毛虫啃噬,急需做点什么刺激的事让自己安静下来。于是,偷拿别人东西成了我发泄情绪的手段。


微信图片_20240910093449.jpg

 

3 在妈妈眼里,我是她的耻辱

 

因为我拿别人的东西,我妈很愤怒,也恨我:“咱家缺过你什么东西?你竟然去偷别人的,我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妈妈骂我,我都麻木了。从我懂事起,我觉得自己在她眼里就是垃圾一般的存在。她脾气很差,动辄就对我打骂,好像生下我是她的耻辱。爸爸对我很温和,但他整天忙生意,很少陪我。

 

我一岁多时,我妈说我太调皮,她不想照看我,便把我送进了托儿所。我上小学时,她又把我送进寄宿学校,这里的老师跟我妈一样整天板着面孔,不许这不许那,条条框框很多。

妈妈不让我玩手机,其实我用手机多是听音乐来释放内心压抑的情绪,妈妈却常常很粗暴地把我的手机夺走。

 

我原本有一两个朋友,可我转学后,和朋友都断了联系,我陷入了更深的孤独。我不想去新学校,即便在新的环境中,我不光彩的历史也会被扒出,被大家鄙夷、嘲笑。而且,我也害怕自己抑制不住冲动再次犯错,可我该怎么做才能戒掉恶习?

 

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微信图片_20221119145038.jpg

蒋庆伟,有趣、有才、有温度的心理咨询师。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始人,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洛阳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专注心理咨询16年,积累成功个案1.8万个。

 

故事中帆(化名)被自己的行为问题痛苦地折磨着。表面上,他的真诚、善良为他赢得同学的尊重,但内在,“偷东西”的行为像毒蛇一样啃噬着他的心。

 

帆行为问题的背后,也显示出他内心的需要。

 

1. 渴望被关注。忙于工作的父母,远离家庭的寄宿,缺乏温暖的老师,让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小孩,他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爱护。所以,帆小时候用百元大钞买东西的行为,潜意识里就是在呼唤父母的关注和回应。

 

2. 渴望也意味着缺失,会通过反复的行为来表达。帆寻求温暖、寻求关注的需求没有得到父母的回应,他内心这种感觉会愈加强烈,也导致其寻求关注的行为反复发生。

 

帆行为问题的形成,是其父母教育和爱的缺失:

 

1. 没有教育孩子建立边界感。用百元大钞去买东西这类“尝试、冒失”行为,对儿童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遇到这类情形,父母对孩子要有明确回应,并进行恰当的教育,比如和孩子聊边界感,聊要用合适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等。遗憾的是,帆的父母错失了这些机会,使得帆对于拿别人东西这种侵入他人边界的事情处于迷茫之中,没有正确的认知。

 

2. 忽视帆是在用行为表达情绪。帆在采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这是因为他在渴望得到认可和鼓励的时候,得到的反而是妈妈的贬低和拒绝,这些愤怒的积压,让他有了极端的想法。

 

心理咨询师通过帮助帆认识、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需要和渴望,鼓励他把行为转化为语言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也让帆意识到,他对妈妈的依恋和爱的需求长期未被满足,是导致他内心压抑和对妈妈产生愤怒的源头。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帆和父母进行了深入交流,彼此多了理解和体谅,亲子关系趋向和睦,帆的内心也阳光起来。

 

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建于2007年,16年来专注于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团队30人,积累个案2万多个。作为洛阳市知名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主要提供青少年厌学、婚姻家庭、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惧及性心理等问题的咨询服务。

地址:洛龙区帝都国际城东区2号楼305室。

电话:63911995 18937996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