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资讯

做孩子的情绪导师,6步法就够了!

发布时间:2024-08-22 09:17:20 阅读:202次

每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都是后天获得的。良好的情绪调节水平帮助孩子们与同伴友好相处,减少内外化问题行为的产生,拥有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情绪调节能力高的孩子,知道如何根据社会关系中的情况调整情绪反应,并能运用一些策略来调整情绪和做出适应性行为。

 

而情绪调节能力较低孩子,在压力情境下更容易表现出各种不适应行为,包括:攻击行为、违纪行为,甚至是极度焦虑,抑郁等情绪。

 

而父母对自己和孩子情绪反应所持的认知态度或理念, 决定了孩子情绪社会化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和教养行为。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父母往往会出现这4类处理方式:

 

1忽视

 

父母觉得孩子的负面情绪不需要去关注,过一会这些负面情绪就会自行消失,你越关注孩子就越得意;

 

2摒弃

 

父母觉得孩子不应该有负面情绪,他们会告诉孩子:你不要哭了;你不要发脾气,你这样做没有任何用。

 

3放纵

 

父母认为孩子的情绪就应该尽情地释放,不要憋着,不要忍着,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不给任何限制;

 

4教导

 

和前面3类处理方式有相似的地方。父母认为孩子的情绪是没有对错的,应该允许孩子有各种情绪的表达。

 

但同时父母不仅仅允许孩子有情绪表达,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规范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帮助孩子找到情绪背后的根源问题。


微信图片_20240822110355.png

 

研究表明,前3种父母处理孩子情绪的方式,会让孩子更容易表达出烦躁、愤怒等消极情绪, 且消极情绪持续的时间较长,难以平复

 

4种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反应时,会教导孩子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应对, 表达更多积极情绪。 

 

当孩子出现情绪困扰的时候,父母怎么帮助孩子更好地调整呢?我们可以用情绪疏导6步法则:

 

1

及时觉察孩子的情绪

 

清楚的知道孩子当下是怎样的情绪状态,是难过,是无聊,是生气还是沮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2

不要把孩子的情绪当作洪水猛兽

 

前面的忽视和摒弃都是在拒绝孩子的情绪,认为只要是负面情绪就都是不好的,不应该有负面情绪,不要表现出负面情绪。

 

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情绪,就非常不利于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出现了情绪化的表现时,我们可以将这个时刻看为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时机,要认可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只有我们不排斥孩子的情绪,接下来我们才有机会接近孩子的内心,有机会帮孩子去调节情绪。

 

3

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

 

要去体会孩子在当下情景中是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去倾听他的情绪心声,认可他的情绪。

 

让孩子知道,我可以难过,我可以生气,我可以沮丧,我也可以嫉妒。这些都不是错的,情绪本身没有对错。

 

只有父母做到这些,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微信图片_20240822110456.png

 

4

帮助孩子有效表达情绪

 

帮助孩子有效地表达情绪,用言语为情绪贴上标签。我们既要认可孩子的情绪,也要规范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


比如:

孩子难过的时候,父母可以说:

我们知道你现在很难过,是因为你最喜欢的东西坏了,所以你心里很难受,心情不好。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用语言来给情绪贴标签。让孩子知道,我哭闹是因为我难过了,我砸东西是因为我很生气。那么下次当孩子再有类似情绪体验的时候,他就会直接跟我们说出他的情绪。

 

5

划定清晰的界线

 

当孩子生气而乱扔东西、打人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发脾气是可以的,但是打人,砸东西是不可以的。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情绪表达行为是可以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以的。

 

6

解决情绪背后真正的原因

 

每个情绪背后,都有一个没有被满足的心理需求。真正有效的情绪管理,处理的是情绪背后的需求,而非情绪本身。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比如:孩子正在做数学题,变得很生气,又是拍桌子,又是大声嚷嚷。这个时候,孩子生气的原因不是因为数学题,而是因为这个数学题自己想了很多方法就是解不出来,觉得自己很笨,很沮丧。

 

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帮助孩子找到解题的思路就可以了。

 

我们帮助孩子正确的表达和处理情绪,不仅有助于他发展出健康的情绪调节技能,还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