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过创伤的人,内心有一种塌陷的感觉。而为了让自己不陷下去,人会运用两种方式去防御:一个是紧绷身体,盯准一个目标不松懈,努力再努力,活成一架有固定轨迹的机器;另一个是幻想,幻想中的自己很强大,谁都不需要。
这些方式保护了自己,却也限制着自己。受伤的一部分被藏匿、停在过去,功能还好的其他部分往前走。而藏起来的地方越多,藏得越隐蔽,往前走得越艰难,因为撕扯剧烈、四分五裂。
不管我们走出去多远,都得把藏起来的那些自己一个个找回来,否则就会散掉,越活越空虚。
而这一路走过来、又走回去的痛苦,如果不能被看见、被理解、被心痛,痛苦就不会被放手。因为那是对自己最彻底的背叛。被暖了、被爱了,才不需要坚硬和对抗。由此,你的泪水和情感才能涌动、流淌。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靠近对我们好的人,寻找舒服的感觉;远离对我们不好的人,回避不舒服的感觉。
如果本能被保护的很好,我们本能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什么对自己好。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本能反应早早的被破坏了,我们无法跟着本能定位自己,确定自己要什么,而是义无返顾的投身到不舒服、压迫感、受虐的感受里,寻找那份熟悉的味道。
让自己好过和舒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那取决于你成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如果一个人只能“悲伤”,而无法“愤怒”,那ta内心住着一个无能为力,委屈的小孩,等着别人来照顾自己,甚至理所当然的认为,别人就应该照顾和满足自己。
这是一种自我感弥散的状态,好像整个人飘在空中,无法聚焦。
而这时“愤怒”的感觉很重要。愤怒是从心理升起的一根刺,可以帮自己戳破幻想的泡泡。“愤怒”是向外的力量,经过挣扎发展出来,是通向外界一根绳索。
一个人有所发展,需要保护好他的“愤怒”,让愤怒穿过心的黑夜,来到一个新的有光的地方。
习惯性“解离”的人,都有无法承受的情绪体验和创伤经历。“解离”有轻有重,严重的需要到精神科治疗,而轻微的“解离”很常见。
例如:
你正在听着某人说话,听着听着就走神了,想别的事去了;或者你正在做某一件事,忽然断片了,呆住不动,不知道怎么继续做下去了。
“心不在焉”,“魂不守舍”,都是某种程度的“解离”。这种情况多数都是不自知、无意识发生的。
“解离”意味着一个人本能“收缩”的太过强烈了。我们在紧张、恐惧,遇到危险时,身体会本能的收缩;太恐惧,太紧张,收缩得太过头了,就“解离”了……所以这都是痛苦、创伤经历的身体印记。
看见和观察到这些身体的反应,是一个开始。当我们跟着身体的这些特别的反应轨迹,找到痛苦的核心,改变身体的反应环境,把自己从“解离”中拉回来,才能慢慢安住在当下,恢复正常、平静的生活。
一个人习惯性的紧张焦虑,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年累月,反复应激的结果。这就好像一条“固定”的身心反应轨迹,想要改变,只能身心一起来。
强迫,应激反应,情绪上的一点波动,身体都会有相对应的收紧、紧绷的反应,注意力会狭窄,失去思考能力,进入身心自动循环模式。
其实这是进入了身心的应激状态,也就是说在一个狭窄、单一的身心反应通道里,迷失了现实感和思考能力。这个时候在身体上做工作更容易找到出路,走出循环,解开枷锁。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是对的。害怕是一种强烈的情绪感受,因此身体知觉反应也是强烈的:肌肉紧绷,心跳加速……
身心强烈的唤起,吸引了我们的全部注意力,好像生命中除了警觉、防范“害怕”的东西出现就没有其他的事了。
也就是说“害怕”是我们吸引来的,是我们的注意力吸引来的,是我们自己身心对“害怕”强烈的唤起感受吸引来的。别人不用靠近,就能感受到你“害怕”。
很多人去学习如何让自己“看起来很强”的课程,因为这可以短暂掩盖“害怕”,但时间一长还是藏不住。因为那不是真正有效的防御,只是在不断拉大你身心之间的距离,让身心越来越分离。
人还是真实一点好,没那么消耗和疲惫。回到自己的身心现状吧,从里到外的改变自己,装饰内核、丰盛自己。
当问题被意识到是个问题,困境被感受到是个困境的时候,你已经带着问题在困境中走了很远了,只是才意识到而已。
意识到有问题,就是看见了问题,已经开始跟问题工作了。这时你会感受到自己问题越来越多的,痛苦也会逐步升级。
很多深埋的东西逐渐呈现,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让人感觉更加痛苦和迷茫。但这个阶段很重要,不能缩回去,而是想办法让自己在痛苦中活下来。
跟痛苦过招的体验也是在强大自己,见识了痛苦,也见识了自己。痛苦和自己都打开了,就没什么可幻想、可怕的了。
所以要往前走,来什么就接什么走下去,走着走着你会发现,四季原来是变化的,你也可以变。
上一篇: 新学期的奇迹之书,等你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