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羽(化名) 男 15岁
●采访人:洛报融媒记者 闫卫利
●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孟怡敏
羽头发染成灰白色,戴着数个耳钉,样子放荡不羁。他的胳膊上缠着绷带,他说,是他自己用刀把胳膊扎伤的。
我得感谢身上的伤,要不是这次我和我妈起冲突,我把自己扎伤,她根本不会同意我看心理咨询师,说这是白花钱。
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太正常。上小学时,我的快乐很少,只有考出好成绩,或者吃顿好吃的,我才会开心点儿。上初中后,连这些也不能让我感到快乐。我总是很难受,那种纷繁复杂的情绪在我的心里横冲直撞,难以言说;我经常失眠,甚至划伤自己的胳膊,但家人并没把我的情绪当回事儿。
我告诉妈妈我太难受了,想求助心理咨询师,她却说:“你个小孩儿有什么难受的?谁不是一边难受着一边活着,我活着容易吗!”“我真的很难受,甚至想去死!”我极力想求得妈妈的理解,可得到的依旧是她的挖苦:“你是个男生,还这么矫情,你死给我看,要不我陪你一起去死……”
就这样,妈妈非但没有安慰我,反而数落了我一个多小时,我终于忍无可忍,怒不可遏地吼道:“别说了,都是我不好,我不配活在这个世上……”说着,我控制不住地扇自己耳光。妈妈气得拿头撞墙,激愤中,我拿起厨房的刀对准自己的胳膊扎了下去……
于是,我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爸爸闻讯赶来,看见我就劈头盖脸地训斥:“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居然作出这么极端的事,真是幼稚……”姐姐也跑到医院对我嘲笑一番:“都是咱爸咱妈把你惯得无法无天,你能不能正常点儿?”
看着输液瓶里的液体一滴一滴往下滴,流进我的身体里,我问自己:我活着有什么意义?
在我的记忆里,爸妈好像从没好好说过话,吵架打架是家常便饭。妈妈打不过爸爸,就扇自己的脸,或者躺地上撒泼打滚儿,没命地哭骂。
我小时候,妈妈心情不好时,常拿我当出气筒:“你跟你爸一个样,不是什么好东西,作业写了没?没写完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她就开始拧我的胳膊、大腿,逮着哪里拧哪里,我常常被妈妈拧得浑身瘀青,嗷嗷大哭,却无处可逃。
既然他们过不到一起,为什么不离婚?我不懂,爸爸带不同的女人回家,妈妈带不同的男人回家,他们都用这种方式跟对方对抗,丝毫不顾及我的感受。我很想逃离这个家,可我又能去哪里?
去外婆家?可能因为我长得像爸爸,外婆从来都不喜欢我;去奶奶家?奶奶总说我没个男孩子样儿,给我提了很多要求。
周围人都说我没男孩子样儿。我喜欢把刘海留长一点,能遮住眼睛才好;我常常穿姐姐穿过的衣服,同学们觉得我不男不女。记得有一次,妈妈让我穿一件横条纹蝙蝠衫上学,到了学校,同学们都笑我:“配上你的头发,怎么看你都像只斑马……”那一刻,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爸妈并不是没钱给我买衣服,他俩都有固定收入,我觉得,只是他们不重视我而已。妈妈有了钱就去做美容、买衣服、打牌,爸爸热衷于买彩票、找女人。我觉得自己特别孤单,生活很无望。在家里,我把玩具奥特曼、机器猫的胳膊、腿卸掉来发泄情绪;在学校,我没什么朋友,常常独来独往。
我很羡慕同学们,每逢周末,他们就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过节过生日还能收到礼物,而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奢望。
我的同桌是一个女生,她活泼开朗,很有同情心。她见我比较沉闷,经常跟我聊天,让我感到很温暖,我们互留了电话号码。一次,同桌打电话问我作业的事情,妈妈见我跟女同学打电话,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打我,斥责我不好好学习,居然想谈恋爱。我愤怒至极,最终克制住冲动,跑出了家门。
我还未长大成人,家已经让我遍体鳞伤。我很想好好学习,又害怕面对没完没了的考试;我想放弃学习走向社会,又担心无法应对陌生的世界。我站在原地茫然四顾,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案例解读——蒋庆伟
蒋庆伟,有趣、有才、有温度的心理咨询师。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始人,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洛阳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专注心理咨询16年,积累成功个案1.8万个。
本期案例主人公羽(化名)的经历让人痛心。我国青少年自伤发生率为30%至50%,他们为什么会自伤呢?原因可能有这些。
1. 回避痛苦情绪。自伤行为会帮助他们逃避负面情绪。大部分自伤者在自伤行为后,焦虑、受挫、愤怒、绝望等消极情绪都会得到缓解。
2. 对抗父母。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在表达:我很绝望,我希望被重视、被理解、被认可。自伤一方面是在表达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是对父母的高压控制、情感忽视甚至虐待的反抗和报复。“我伤害不了我的父母,所以我通过伤害自己来惩罚他们。”羽可能也有这种心理。
3. 遭受校园欺凌。一些遭受校园欺凌的青少年,通过“自伤”表达痛苦,是对情绪痛苦的一种转移。
面对孩子自伤的行为,家长极易错误对待,比如责骂、质问甚至惩罚孩子,认为孩子矫情或者是在威胁家长;或者哭诉,让孩子产生内疚感。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往往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加剧他的自伤行为。
对孩子的自伤行为,家长该如何应对?
1. 及时发现并制止。父母要及时察觉孩子的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尽早发现孩子的自伤行为并予以制止,避免自伤行为强化。
2. 给予温暖和安慰。父母应温和地跟孩子沟通:我很担心你,你愿意跟我聊聊吗?怎样才能为你提供最好的帮助?鼓励孩子合理宣泄内心的情绪,给予孩子耐心的陪伴与安慰,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疏解情绪、表达情绪的方式。
3. 深入探索原因。自伤其实是孩子在用他力所能及的方式,让自己感觉好受些。自伤背后一定还有比自伤更让孩子感觉受伤的原因。家长要深入探索导致孩子自伤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您的孩子已经出现了自伤行为,请尽快到医院、心理咨询机构寻求专业帮助,及早干预。
羽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积压心底很久的痛苦得以释放,加上父母配合参加家庭治疗,亲子关系也有了明显改善。羽的妈妈也认识到了她以前对儿子的忽视和冷漠。羽心理上获得了信任与支持,情感上得到了慰藉,并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到了掌控情绪、宣泄情绪的正确方式。
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建于2007年,16年来专注于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团队30人,积累个案2万多个。作为洛阳市知名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主要提供青少年厌学、婚姻家庭、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惧及性心理等问题的咨询服务。地址:洛龙区帝都国际城东区2号楼305室。
电话:63911995 18937996995
上一篇: 在爸妈眼里,我好像就是学习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