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个子瘦小,脸色发黄,要么怯怯地抬头看一眼心理咨询师就迅速躲开目光,要么低头抠手指。他眼神黯淡无光,似乎心思很重,显得老气横秋,跟他的年龄很不相符。
●倾诉人:仕(化名) 男 14岁
●采访人:记者 闫卫利
●咨询师:孟怡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我今年上初二,离毕业还有一年多呢,可我不想上学了。我不敢跟家人说,爷爷奶奶为我付出太多,还指望我考上大学为他们争光呢。如果他们得知我不想上学了,怒火会蹿几丈高,我很害怕。但我真的学不进去,在学校就是混日子。
上课我也不捣乱,坐在凳子上,但我的脑子一点儿也不在学习上。老师说,我像丢了魂儿似的,天天处于神游状态,看着老老实实上课,一提问或者考试,啥都不会。
其实我的内心世界是一片乱麻,别人感觉正常的声音都会扰得我心烦意乱。
比如早读,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会让我心里乱糟糟的,好像每一个声音都在空中盘旋,在我的脑子里绕来绕去,搞得我头大。我不想听,捂上耳朵,但还是阻挡不了声音入耳。我只好大声朗读,想用自己的声音盖住别人的声音。
可是我的声音大了,我又莫名地害怕,我的声音夹杂着别人的声音,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的脑袋快要爆炸了。
我坐立不宁,看看这儿,瞅瞅那儿,好像总有什么事惦记着,又找不出什么事。老师批评我,说我天天开小差不专心学习,叫我家长来,妈妈只好把我领回家。
回到家,妈妈唉声叹气地说:“你干脆别上学,回家得了!”妈妈这句话正合我意,我立即答应下来:“不去就不去!”
奶奶得知我不去上学,把妈妈训斥了一通:“老师让你把他领回来,你就领回来了?他又没犯错,你就不会做做学校的工作?要你这当妈的有啥用?”妈妈怯怯地看一眼奶奶,不敢反驳一句。
这样的场景,我见得太多了,妈妈没主见,也没什么本事,经常被奶奶数落。
在奶奶眼里,妈妈一无是处,只要妈妈张嘴说话,奶奶就会找出妈妈的错。比如说去饭店吃饭,妈妈说,有一家饭店饭菜不错,但不知现在的菜谱变了没。妈妈喃喃地说着,奶奶直接一句话甩过去:“你到底知道不知道?不知道就闭嘴!”妈妈立马不吭声了。妈妈不做饭,奶奶说她懒,做饭了,又说她没脑子,盐都不知道放多少。
奶奶常常跟我数落妈妈的各种不是。“你妈不是忘钥匙就是忘手机,整天不知道晕啥呢!”“你妈那么大个人了,过马路也不知道看路,跟个没头苍蝇似的往前冲……”
爷爷则经常责骂爸爸:“看你那样子,能干点儿啥?干啥都不中!”
爸爸跟妈妈一样,好像永远都是受气包,即便被骂得狗血喷头,也不为自己辩解,顶多气得扭头就走。
在爷爷奶奶的影响下,我也觉得爸妈没出息,跟他们亲近不起来。
我是家里三代单传的男孩,我出生后,奶奶嫌妈妈笨,除了吃奶时把我交给妈妈,其他时间都是奶奶照顾我,就连晚上睡觉我也是跟奶奶睡。
奶奶很烦妈妈在我身边晃悠,我刚满一岁时,奶奶就让妈妈给我断了奶,让她和爸爸外出打工,我的吃喝拉撒睡全由爷爷奶奶照顾。
爷爷奶奶对我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只要出门,爷爷就背着我,生怕我跑累了,或者有危险。西瓜尖儿最甜,每次吃西瓜,爷爷都把西瓜尖儿切下来给我吃。
奶奶则更甚,每次我从幼儿园回家,奶奶的第一句话总是:“今天有人欺负你没?”如果我说某某推了我一下,第二天,奶奶准会闹到幼儿园,让对方家长给我们道歉。
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我和同学玩,对方没站稳,快要摔倒时下意识地拽了一下我胳膊,结果把我的衣袖撕开了。
回家后,奶奶问我怎么回事,我解释了,但奶奶还是觉得我被欺负了,不会保护自己,她又找到学校,让同学给我道歉。其实我跟这个同学是要好的小伙伴儿,奶奶这么一闹,我们连朋友也做不成了。
爷爷奶奶宠我是真,但数落我的时候毫不留情,尤其是奶奶,说话很冲,特别伤自尊。
“你这孩子真不争气,他们欺负你,你不会跟他们打?笨死啦!”“你怎么不学机灵点儿,老是背不会课文,脑子生锈了?”
我性格内向,加上奶奶动辄就做出一副要冲出去保护我、跟人掐架的姿态,我身边一个朋友也没有。
上初中后,我住校,感觉很孤单,时不时给爷爷奶奶打电话。他们跑来看我,我心情会好一点儿,他们一走,我又难过起来。爷爷奶奶索性在学校旁边租了房,下了晚自习,我就回去跟爷爷奶奶一起住。
我还是很孤单,我跟爷爷奶奶没话说,跟同学们也融不到一起,他们都是三三两两在一起有说有笑,我却总是形单影只。
尤其是吃饭的时候,食堂里一张餐桌坐四个人,其他三个人在我身边嘻嘻哈哈地聊天,把我当空气,我很尴尬,心想,快点吃,快点吃,吃完赶紧离开。我越急着离开越是咽不下饭,经常吃到一半就待不下去了。
这种状态,让我无法在学校正常学习生活。我很羡慕那些阳光开朗的同学,很想摆脱这种状态,让自己活得洒脱一些。我该怎么办?
蒋庆伟,有趣、有才、有温度的心理咨询师。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始人,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洛阳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专注心理咨询15年,积累成功个案1.8万个。
案例中的仕被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对他宠爱有加,无微不至。为什么他会觉得孤独无助,不愿意去上学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先讨论一下隔代抚养的现象。
孩子出生后由生父母抚养,是“邻代抚养”,这是最常见也是最自然的抚养结构。“邻代抚养”长大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与父母形成心理上的依恋关系。通过这种稳定的依恋关系的建立,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性格成长需要的满足。
如果孩子婴幼儿时期大部分时间由祖父母抚养,则属于“隔代抚养”。被“隔代抚养”长大的孩子,也会与抚养人形成心理上的依恋关系。文中仕的祖父母在他心中的位置明显比父母的位置重要,这是一种双方都非常依赖的关系模式。
隔代抚养的劣势在于,祖父母习惯于用自己的抚养方式代替父母的抚养方式,祖父母与父母的关系不再是合作性的,而是竞争意味。本案例的奶奶对儿媳充满了贬低、嫌弃与否定,爷爷也经常指责儿子,而且不断地灌输给仕,严重影响了仕对父母的认同,使他心中没有树立起强大有力的父母形象。
父母与祖父母的关系复杂微妙还充满敌意。孩子长期处在这种矛盾中会无所适从,内心充满了恐惧,不知该依附于哪一方更安全。这些因素也导致他长大以后很难信任别人,进而影响人际关系。心理学解释是,原本属于家庭抚养者内心的冲突,最终演变成孩子内在心理秩序的混乱,使其无法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这就是仕为什么厌学的原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尽快恢复原本正常的家庭结构。也就是爷爷奶奶回到原位不要再“鸠占鹊巢”,让爸妈尽快承担起父母的角色,发挥父母的功能。
二、父母一方或双方要逐渐从被家庭系统边缘化的状态中走出来,勇敢地承担起家庭责任,主动和孩子建立稳定建设性的亲子关系,用实际行动确定每个家庭成员的身份界限。
三、父母要与爷爷奶奶确定外在事务上的界限,孩子的哪些事情由父母替孩子决定,哪些事情可以交给祖父母代办,需要事先有充分的讨论,达成共识。
四、避免内在对孩子抱有幻想性的期待,比如望子成龙等。
孩子的父母应作为孩子身心成长的第一责任人,祖父母可以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协助者。比如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保持与父母稳定频率的联系,帮助孩子理解父母不在身边的原因,消化小孩内心对父母的“怨恨”;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尊重父母在孩子重大事项上的决定权……这样一来,孩子心理状态将更健康,性格会更成熟稳定。
抖音号:xlzxyg
洛阳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创建于2007年,14年来专注于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团队30人,积累个案2万多个。作为洛阳市知名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主要提供青少年厌学、婚姻家庭、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惧及性心理等问题的咨询服务。地址:洛龙区帝都国际城东区2号楼305室。
电话:63911995 18937996995
上一篇: 为亲人付出那么多,却换来一句“瞎操心”